潔凈室內的污染物來自以下幾個方面:①操作人員散發塵、菌。②室內表面的產塵。③生產設備及生產過程中的產塵。④大氣中的污染物對室內的污染。

廠房凈化車間發塵量
1)操作人員的發塵量,與潔凈工作服的款式、面料及動作有關。棉質面料的發塵量最大,的確良面料次之,去靜電純滌綸、尼龍面料發塵量最小。大掛型款式發塵量最大,上下分裝型款式次之,全罩型款式發塵量最小。操作人員活動時的發塵量是靜止時發塵量的3 ~7倍。服裝的發塵量還與洗滌方式有關。用溶劑洗滌的發塵量為采用一般水清洗1/5。
2)室內表面的產塵量與材料有關,據參考文獻[1]的統計,大約8m2地面所代表的室內表面發塵量可看成是1個人靜止時的發塵量。近年來,由于潔凈室的裝修材料不斷改善,金屬壁板噴涂材料、仿搪瓷漆墻面、彩鋼夾芯復合板壁面、PVC防靜電地面、環氧樹脂自流平地面等材料的使用,使壁面及地面無接縫或少接縫,從而可使表面的產塵量大大減少,其所占室內總產塵量的份額越來越低。
3)生產設備及生產過程的產塵量與許多因素有關,有些生產設備不符合潔凈室的要求,電動機裸露、帶傳動,其發塵量較大,可采用不銹鋼板包覆裝飾,減少其產塵量。生產過程的產塵量與生產工藝有密切的關系,可采用局部排塵、密閉隔離等方法控制,使其產塵不流人或少流人潔凈室內。
4)大氣中的污染物對室內的污染,可采用密閉及正壓的控制措施,防止其直接污染潔凈室;對新風采用粗效、中效及亞高效三級過濾措施,防止大氣中的污染物間接污染潔凈室。
可見,人是潔凈室內最大的污染源,表2-7為服裝發塵量。隨著生產工藝的改進,以機械手、機器人代替人的操作,使室內總產塵量不斷下降,將有利于潔凈室內的污染控制。


廠房凈化車間發菌量
據參考文獻對國外實驗資料的分析得出如下發菌量數據;
1)潔凈室內當工作人員穿無菌服時
靜止時的發菌量一般為: 10~300個/(min.人)
軀體一般活動時的發菌量為: 150~ 1000個/(min.人)
快步行走時的發菌量為: 900 ~2500個/(min.人)
2)咳嗽一次發菌量一般為: 70~700個/(min.人)
噴嚏一次發菌量- -般為: 4000 ~ 60000個/(min.人)
3)穿平常衣服時的發菌量為: 3300 ~ 62000個/(min.人)
4)有口罩發菌量:無口罩發菌量為(1:7) ~(1:14)
5)發菌量:發塵量為(1:500) ~(1: 1000)
6)根據國內實測,手術中人員發菌量為878個/(min.人)。
可見,潔凈室內穿無菌衣人員的靜態發菌量一般不超過300個/(min.人),動態發差量一般不超過1000個/(min.人),以此作為計算依據是可行的。